最后研究者指出,根据我们所携带的遗传因素,某些个体似乎更能被保护免于受阿尔兹海默病的影响,而另一些人似乎则处于患病风险之中;但正确的食物选择或能帮助预防疾病和认知功能的下降;或许我们寻找的灵丹妙药就是改善我们的饮食方式。▲摘自《生物谷》
有哪些护肤误区需要避免之面膜
每天都敷面膜。有一种说法称,春季皮肤容易干燥就应该多敷面膜,其实这也是不可取的。敷完面膜后,皮肤虽然摸起来非常水润,但这只是皮肤角质层过度水合的结果,简单来说就是皮肤的角质层“喝”水“喝”多了,这会加快角质层脱落,从而降低皮肤对外界的抵抗能力,出现发红且敏感性增高。徐宏俊建议,面膜每周敷2至3次即可。▲摘自《人民健康网》
热爱运动,孩子才有出息之提高执行力
体育锻炼不仅能增强孩子的体质,更能在注意力、记忆力、执行力、生活能力上给他们带来贯穿一生的益处,家长们一定要重视,并努力培养孩子热爱运动。
提高执行力。参与40分钟体育运动对儿童执行功能改善效果最好。执行力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易被父母忽视。执行力是一种高级认知功能,是大脑在完成复杂任务吋,控制和调节各类资源的过程。满1岁的孩子就有执行功能,12岁左右接近于成人。执行功能不仅对儿童大脑发育起着关键作用,而且对情绪也有重要影响。小学时期是儿童大脑发育的快速阶段,也是发展执行力的关键期。研究发现,体育锻炼能显著提高儿童执行力,原因是孩子在运动过程中能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。▲摘自《生命时报》(曹励芝)
土豆蒸着吃最营养
土豆在我们餐桌上的出镜率很高,几乎适用于所有常见的烹饪方式,比如蒸、煮、炖、炸、炒、拌等。在所有烹调方法中,最推荐蒸。
土豆营养价值较高,富含钾元素,含量堪比香蕉;维生素C也比较丰富,能与番茄相媲美;富含国人容易缺乏的维生素B1,维生素B2含量也比大米高;还含有膳食纤维和多酚类物质。蒸土豆能最大限度地保留上述营养,还能留住其天然的清香。在不放油盐的时候,蒸土豆的热量较低,淀粉含量不如米饭馒头高。根据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研究,蒸土豆的饱腹感是白面包的3.23倍。蒸土豆时,建议大家要带皮,能防止水分和营养的流失。如果担心这种做法口感较差,可以加点椒盐吃,味道鲜美,或者把蒸熟的土豆切成小碎粒,盛在饭碗里,然后一口土豆一口菜正常吃。
最不推荐的方法是油炸,不但提升土豆的热量,还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。研究发现,香气越浓郁的土豆烹调法,比如油煎、油炸,产生的丙烯酰胺(一种疑似致癌物)就越多。炸薯片就是常见食品中丙烯酰胺含量的“头名状元”。▲摘自《生命时报》(王怡文)
宝宝不同月龄餐数及进食技能也不同
4-6个月,主要营养源为6次奶(断夜间奶);辅食逐渐加至1次;进食技能:用勺喂。
7-9个月,主要营养源为4次奶;辅食为1餐饭,1次水果;进食技能:学用杯。
10-12个月,主要营养源为3次奶;辅食增加至2餐饭,1次水果;进食技能:抓食、自用勺。▲摘自《人民健康网》
患者在家煎中药时应注意很多细节。除整体的煎煮时间、火候等问题,中药还有先煎后下之别。对于以下特殊药物需要区别对待。
1.先打碎再煎30分钟的中药:主要是一些矿石、贝壳类或角甲类药物,如生石膏、寒水石、赤石脂、灵磁石、代赭石、海浮石、礞石、自然铜、牡蛎、石决明、珍珠母、海蛤壳、瓦楞子、龟板、鳖甲、穿山甲、龙骨、龙齿、水牛角等。
2.先煎30分钟的中药(只有先煎才起作用):天竺黄、火麻仁、石斛等。
3.先煎1~2小时(减毒或去毒)的中药:乌头、附子、商陆等。
煎药时“后下”是为了减少中药因为长时间熬煮造成有效成分破坏或流失,放入时机是在煎煮时间的最后5~10分钟下锅即可。需要后下的中药主要是气味芬芳、含挥发油多的药物,包括薄荷、藿香、木香、豆蔻、砂仁、草豆蔻、檀香、沉香、降香、青蒿、细辛等;一些久煎容易减轻功效的药物,如钩藤、杏仁、生大黄等。▲摘自《生命时报》
手指中藏着养生密码之中指
我们的手堪称一块浓缩“宝藏”。中医学理论认为,手部有6条经脉循行,与全身各脏腑、组织、器官密切相关,运用好这些经脉在5个手指走向上的穴位,可强身健体、防病治病。
中指。中指对应人体心包经,心包经的高热之气由中指上的中冲穴冲出体表,有苏厥开窍、清心泄热的作用。心脏病的急救多用中冲穴催醒,日常有心律不齐、心慌心跳等情况可刺激此穴。有心慌时,可用拇指指腹按压中冲穴,力度要适中,每次5分钟,每日2次。另外,中冲对疼痛较为敏感,困倦时揉捏此穴,还能醒脑提神。▲摘自《生命时报》(魏亚丰)
以上文章如有侵权,请联系小编删除!
【生活小常识】怎么做出嫩滑的水煮蛋:尽量不要将鸡蛋放入沸水中煮,否则不但造成蛋壳破裂,蛋液流出,而且容易烫伤手指。正确的做法是,鸡蛋冷水下锅,慢火升温,沸腾后微火煮3分钟,停火后再浸泡5分钟。这样煮出来的鸡蛋蛋清嫩,蛋黄凝固又不老。
淘米,不要流水